寻找门窗发展新路径和新理念 须找准关键发力点

苦乐不均网 2025-04-05 19:54:51 827 ℃ 锦州市

据网上统计,全国已注册售电公司上千家。

钱塘江以南地区负荷占全省70%以上,缺电问题突出,需要500千伏过江通道从北往南输送电力,在浙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前,该通道常处于负重状态。G20峰会主会场所在的钱江世纪城区域,作为未来电网建设的样板田,国网浙江电力在此投运智能化开关站,建成智能化配电小区,实现了全区域电缆化,建成了浙江首个20千伏高可靠性配电网示范区。

寻找门窗发展新路径和新理念 须找准关键发力点

送端首次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电网适应性更好,工程输送容量大,利用小时数高,降低工程损耗和提高工程可靠性的要求也更高。工程的建设,每年可就地转化煤炭2300多万吨,相当于一年节约8000余节货运火车的运量。尽管已经入秋,但8月的宁夏秋老虎威力不减。灵绍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宁东火电基地建设步伐,推动宁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另一方面使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缓解电煤运输压力,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与污染。银川南郊的戈壁上酷热难当,干燥的空气中没有一丝凉风。

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灵绍工程投运一年来,浙江中部绍兴、萧山等地用电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也更加绿色。自今年3月起,国电恩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继转让了湖北宣恩洞坪水电有限责任公司20%股权、国电(恩施市)汇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以及国电广润水电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

频频被剥离的水电真的从曾经的香饽饽成了垃圾电?缘何剥离?随着电力过剩形势不断加剧,2017年不少发电企业放缓了投资步伐。值得关注的是,转让的水电项目无一盈利。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常规水电的新开工规模相应十二五时期减少了一半,中国水电建设幅度开始下调。事实上,2016年以来,水电开发明显降速。

事实上,除国电外,不少央企也在转让水电不良资产。全国新增水电装机规模约1000万千瓦,总装机3.3亿千瓦,新核准开工重大水电项目11个。

寻找门窗发展新路径和新理念 须找准关键发力点

这是2017年以来,国电恩施水电转让的第4起电站股权,也是中国国电集团(以下简称国电)持续剥离的第13家水电资产。早在今年2月,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便公开打包12项水电资产,进行集体转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第一季度,全国水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3.2%,受来水偏枯和上年底蓄能值相对偏低的影响,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1%;全国水电设备利用小时623小时、同比降低68小时。根据企业财务报告显示,上述企业在转让前均为亏损状态。

其中,截至2月底:宣恩洞坪水电亏损34万,国电广润水电亏损322万,国电(恩施市)汇能净利润为0。同一天,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国电恩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恩施水电)正式挂牌转让旗下控股企业巴东县联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20%股权,转让底价701.94万元。其中,有8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4家营业收入为0,1家企业利润情况尚未披露从工业用电内部结构看,7月份轻工业用电15.46亿千瓦时,增长14.63%;重工业用电124.63亿千瓦时,增长16.85%。

(一)各流域来水均少于去年同期,主力水电厂不同程度减发。(二)当月全社会用电量首破200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增长贡献突出。

寻找门窗发展新路径和新理念 须找准关键发力点

7月份长江干流和汉江流域来水较去年同期偏少1至2成,清江流域偏少近4成,主力水电厂出力受限,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三峡、葛洲坝电厂当月分别发电117.78亿千瓦时、20.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66%、0.83%;水布垭、隔河岩电厂分别发电6.65亿千瓦时、4.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02%、48.80%;丹江水电厂当月发电2.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01%。其中:三峡发电117.78亿千瓦时,下降17.66%。

不含三峡,发电952.99亿千瓦时,增长10.48%,其中:水电厂发电301.81亿千瓦时,下降3.44%;火电厂发电609.18亿千瓦时,增长15.90%;风电28.01亿千瓦时,增长46.13%;太阳能发电13.99亿千瓦时,增长165.00%。7月27日,全省主网最大用电负荷达3384.8万千瓦,当日主网日用电量7.24亿千瓦时,均较去年历史最高记录增长8%以上。尽管火力发电出现亏损,但企业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抓电煤组运工作,确保火电机组关键时刻顶得上,发得出,为全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作出重要贡献。不含三峡,全省发电181.62亿千瓦时,增长19.39%,其中,水电厂发电55.51亿千瓦时,下降19.65%;火电厂发电117.26亿千瓦时,增长48.38%。本月火电发电117.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38%。当月,全省发电299.40亿千瓦时,增长1.44%;全社会用电200.52亿千瓦时,增长15.19%;工业用电140.09亿千瓦时,增长16.60%。

从工业用电情况看,武汉、襄阳等11个地区用电增幅超两位数,个位数增长的为宜昌、十堰、鄂州3个地区。7月份工业用电140.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0%,单月用电量绝对值创历史最高记录。

(二)火电增发保供,发电量大幅增长,电煤库存仍保持二十天以上耗用量水平。从各大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看,当月全社会同比新增用电26.44亿千瓦时,其中第二、三产业同比新增用电20.57亿千瓦时、5.24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80%、19.82%;城乡居民生活同比新增用电2.00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7.56%,第二产业用电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

炎热天气下全省工业企业生产形势良好,各地工业用电的良好增长态势有力拉动了当地全社会用电的增长。元至7月,全社会累计用电1060.16亿千瓦时,增长6.65%。

从各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看,当月工业同比新增用电19.95亿千瓦时,其中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分别新增用电9.93亿千瓦时、9.80亿千瓦时,对当月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77%和49.12%。7月份我省全社会单月用电量绝对值首次突破200亿千瓦时,且增幅超过两位数。当月全省用电强劲增长,全社会和工业单月用电量绝对值双创历史最高记录。面对持续高温大负荷冲击,全省电力战线和各级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尽职尽责,千方百计保发增供,确保了全省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持续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关键战役初战告捷。

(四)10个主要制造业用电全面增长,制造业用电需求转旺趋势更明朗。二、用电情况及分析7月份,全社会用电200.53亿千瓦时,增长15.1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3.38亿千瓦时,下降28.96%;第二产业用电143.02亿千瓦时,增长16.80%;第三产业用电29.23亿千瓦时,增长21.8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89亿千瓦时,增长8.74%。

除工业外,全社会其他7大类行业中,建筑业(27.33%)、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24.6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68%)、商业住宿餐饮业(18.26%)金融房地产业(31.09%)、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19.58%)等6个行业用电均以两位数以上增幅快速增长,仅农林牧渔业(-28.96%)1个行业用电下降。元至7月,全省累计发电1456.95亿千瓦时,增长1.29%,其中,三峡发电503.95亿千瓦时,下降12.48%。

7月上旬出梅后,我省出现连续20多天的晴热高温天气,降温负荷增长拉动主网负荷迅猛攀升,先后八次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一)全省主网用电负荷和日用电量叠创新高,迎峰度夏关键之役全面告捷。

全省电力系统奋力迎战高温酷暑,尽职尽责,科学调度,确保了全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正常供应。至月末,全省统调电厂电煤库存量343万吨,按当前日平均耗量计算,仍保持在二十天以上正常水平。7月份月均用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的10个主要制造行业用电普遍增长,其中有色金属(5.53亿千瓦时,76.60%)、非金属矿物制品(10.38亿千瓦时,22.42%)、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8.45亿千瓦时,22.24%)、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3.24亿千瓦时,21.59%)、石油加工(2.25亿千瓦时,20.30%)、金属制品(2.93亿千瓦时,17.95%)、食品饮料烟草(3.20亿千瓦时,15.17%)、纺织(3.97亿千瓦时,13.19%)等8个行业用电增幅在两位数以上,仅化工(12.94亿千瓦时,4.10%)、黑色金属(12.14亿千瓦时,1.52%)2个行业用电平稳增长。七月份,全省持续晴热高温,用电需求猛增,主网最大用电负荷和日用电量叠创新高。

(六)全省各地区全社会用电普遍增长,其中12个地区增幅在两位数以上。电力供应紧张时段,火电机组全开满发,电煤耗量大增,当月统调电厂共耗电煤413万吨。

一、发电生产主要情况7月份,全省发电299.40亿千瓦时,增长1.44%。(三)当月工业用电量也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制造业和发供电企业自用电贡献各占一半。

7月份全省14个用电统计地区全社会用电普遍增长,其中武汉、宜昌、襄阳等12个地区以两位数以上速度快速增长,仅十堰、鄂州2地增幅平稳。化工行业用电增长系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用电形势总体良好。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